发布时间:2021-03-06 07:14:25 阅读量:155 作者:乔宁
□早报股市评论员 陈海研证券交易知识点300字
■股市日评证券交易知识点300字
昨日两市股指延续下跌惯性低开震荡,量能再度萎缩,市场热点匮乏,人气涣散。除银行板块一直在坚守护盘之外,其他权重表现疲弱。另外,燃气水务、上海自贸区板块冲高回落,水泥建材、港口行业有所活跃,但是未能遏制大盘的进一步下滑。
消息面上,央行周四再度在公开市场展开零操作,本周资金净回笼50亿元,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小幅攀升,短期资金面略趋紧;10月四大行新增贷款创年内地量;香港首富李嘉诚内地卖完房子后减持A股,引发部分投资者担忧。美国道指创历史新高。
周四沪深股指以带上下影的缩量小阴线报收,市场观望气氛较浓。山东神光认为,沪指已经连续两个交易日跌落到60日线下,如周五无法收上,则可根据时间原则确认本次跌破有效。另外,沪指周四跌破了半年线,短线不排除在此附近稍作反复的可能。从30分钟K线来看,周四两市股指创出本周以来的调整新低,但是KDJ指标没有同步创出新低,出现了底背离;当日出现两个早晨之星组合,目前股指恰在BOLL线下轨附近,周五有可能短线企稳,但反弹空间并不会太高。建议关注沪指60日线和成指半年线的得失。周四沪指收盘站在生命线2098点之上,但是该涨不涨,一方面显示走势偏弱,另一方面,或酝酿反弹机会。未来3个交易日的生命线依次位于2085点、2095点、2110点,其中周五的2085点是未来的低点所在,对应较强的反弹机会。未来的生命线高点降至2156点,约在60日线附近,提示阻力所在。
对于周四的下跌走势,大多数参与者并不感到意外证券交易知识点300字。金百临咨询秦洪认为,因为周四的调整是在市场预期之内。但是,在预期之外的则是市场前期强势股纷纷补跌,如光伏产业股震荡盘落。另外,今年以来的重组浪潮似乎也在降温。昌九生化就是典范,已经持续三个跌停板。大批上市公司重组失利,如近两个交易日就有力合股份、奥维通信等上市公司公布了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信息,这说明重组并非一帆风顺。因此,建议投资者宜谨慎,尽量不加大仓位。同时,可适量关注一些产业洗牌效应的受益品种,如化工的中国化学、天然气业务的金鸿能源,再如高污染小企业关闭后的受益品种,建新股份、安诺其等也可跟踪。近期持续放量且逆势走高的小市值品种由于有年报高含权的预期,也有部分资金提前布局的态势,如麦捷科技、云意电气、华鹏飞、苏交科、奥瑞金、煌上煌等。
经过前期的下跌,市场风险已经得到阶段性释放,持有的个股都有反弹的可能。目前多空双方都在持续观望中,短期量能的匮乏以及热点的持续性不足都在制约市场。操作上,建议投资者还是耐心等待政策预期的落地,也可以适量关注一些具有改革预期的蓝筹板块,总体上还是宜控制仓位。
问:康得新(002450)昨天刚买入,后市走势如何?如何操作?
不过,也有基金行业人士表示,频繁申赎肯定会影响到货币基金的投资运作,而在这方面,基金公司对于小众散户的取现等限制颇多,有失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批新股中,中材节能受到较多机构的看好。中材节能致力于余热、余压的技术开发、综合利用及产业化,主要核心技术为低温余热发电,公司拥有该领域及相关业务领域的设计、对外贸易经营以及对外工程总承包等各类资质。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公司完善了副职高管人员的薪酬制度,譬如中层管理人员和职工代表给高管人员打分,要占到薪酬权重比的30%,这就意味着老板拿的薪酬与其员工对其的评价非常相关。
沪指冲至2090点上方,逼近2100点整数关,深成指涨超1%。地产、券商及银行等权重蓝筹集体做多,支撑股指稳步走高。创业板延续颓势,盘中在次新股反抽带动下跌幅有所收窄,午间收盘仍跌1.57%。
沪指冲至2090点上方,逼近2100点整数关,深成指涨超1%。地产、券商及银行等权重蓝筹集体做多,支撑股指稳步走高。创业板延续颓势,盘中在次新股反抽带动下跌幅有所收窄,午间收盘仍跌1.57%。
其中定向捐赠给受灾最为严重的海南省1000万元,广东和广西各500万元,共计2000万元,这是至今对 “威马逊”救灾捐款最多的互联网企业。
招股书显示,卓越新能源报告期内营收总额增速放缓,其中2011年营收总额约为5.43亿元,2012年约为6.25亿元,较上年增长15.18%,2013年约为6.63亿元,较上年增长5.97%。
据外电报道,内地猪肉生产商万洲国际计划以每股6.2元,在港进行公开招股。
与此同时,一些实力稍弱的地方电视台却迫于 “一剧两星”(指即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该政策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的压力,不能像湖南台一样对视频网站进行反击。在此背景之下,“网台联动”成了视频网站与地方电视台谋求出路的一个选择。如2013年,爱奇艺与河南卫视进行 “网台联动”,打造《汉字英雄》;2013年底,土豆联姻深圳卫视进行 “网台互动”;2014年乐视网与东方卫视联手制作《我们一起来》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