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02 18:39:20 阅读量:45077 作者:绍衡
其实,欧美日量宽措施扭曲全球债券市场,目前主权债负息情况不可能长期化,如果主权债孳息率由负值恢复至正值,对环球金融市场冲击可大可小废报纸可以做笔筒。美资大行曾作估计,若然美国国债孳息率回升一厘,债市恐带来10000亿美元损失,影响远比2007年、2008年次按危机为大。
目前全球负息债大行其道,等同借钱给人还要倒贴利息,债市严重扭曲。23日英国将举行“脱欧”公投,进一步加剧全球负息危机。
文章摘编如下:
英国在本周四(23日)将举行“脱欧”公投,全球央行进入高度戒备,金融市场避险情绪持续高涨,环球主权债进一步供不应求,呈现债价疯狂上升、债息降至负值的情况,就连德国10年期国债与瑞士30年期国债也加入负息的行列。
目前全球负息债大行其道,等同借钱给人还要倒贴利息,这现象并不正常,反映债市严重扭曲,英国“脱欧”公投进一步加剧全球负息危机废报纸可以做笔筒。
世界经济前景低迷、增长动力疲乏下,近日有华尔街大行警告可能重蹈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加上多项政经不确定因素困扰,造成金融市场恐慌情绪无法平复下来,市场上氾滥的资金只有继续蜂拥投向主权债等资产避险,令负息债泡沫愈吹愈胀,需要提防泡沫大爆破,债息掉头大幅抽升。
事实上,今年全球主权债表现极不寻常,平均价格大幅上升近百分之六,为21年来同期表现最好,债价狂升的同时,却会推低收益率,今年全球主权债平均孳息率迭创新低,目前逐步迫近零息,只有0.65厘而已。
在正常的情况下,负息债不可能被市场接纳,但事实是出现负息的主权债却有增无减,规模已突破10万亿美元,占主权债总额近半,这都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惹的祸废报纸可以做笔筒。
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欧美日大举印钞买债,虽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但资金未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欧日央行更要加码推行负利率政策,令市场质疑央行稳定经济的能力,加速资金避险,追逐主权债等安全资产。
事实上,随着存款与主权债相继出现负息,欧日消费更加提不起劲,并需要增加储蓄,形成了恶性循环,恐难以摆脱经济衰退与通缩困局。
最令人不安的是,随着英国“脱欧”公投日子迫近,负息债泡沫进一步吹胀,逐步推向危险的边缘,当心市场最终对欧美日央行应对经济问题失去了信心,触发主权债大举抛售,导致债息突然抽高、融资成本大涨,届时全球经济堪虞。
事实上,有债券大王之称的格罗斯,形容目前全球债息为500年来最低,警告负息债终会有一日像超新星大爆炸,冲击全球经济。
全球负息危机不可小觑,融资环境随时有变。受惠联储局难加息,近期香港楼市表面上止跌回稳,但潜在下跌风险仍然很大。一旦全球债价急挫、债息抽升,世界经济必然受累,香港也无可避免出现沉重的走资压力,从而推高银行同业拆息,楼市将难逃新一波跌浪。
此种背景下,一些企业开始寻求突破。日本最大的食品企业“味之素”集团变换方针,所有远距离运输都改用铁路与轮船。可是,有这种想法的企业不在少数。从2013年末开始,日本铁路与轮船的货物装载率达到100%,需要运输的企业排成了长队。
就在这起丑闻出现前不久,媒体一再报道,中国将进一步加强对影子银行行为的管理,包括涉及信托公司的行为,这对小开发商将是又一个沉重的打击。
宫力指出,中国新领导班子上任以来,中国的维权力度上、外交表态上都比较主动,话讲得很清楚,在对外方面有底线思维,把底线划出来,寻求和平发展但核心利益不能牺牲,正当权益不能放弃,主权领土坚决维护。对于冲撞底线的行为,中国采取了强硬的态度,这是过去没有过的力度。
《大公报》另一篇文章分析,甲午战争影响至今的一个表现就是钓鱼岛问题。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表示,甲午战前日本政府通过秘密调查已十分清楚钓鱼岛是中国命名的岛屿,因此只好等到甲午战争胜局已定之后才秘密窃占。刘江永指出,日本声称甲午战争爆发十年前即1884年,有日本人发现并登岛开发,很多日本人也信以为真,但“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根据证明这是事实”,刘江永称,古贺辰四郎是在1895年6月提出的申请,只能说这是日本人在其殖民主义期间的开拓行为。随着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占领中国任何领土,包括在钓鱼岛的权力应全部归零作废。
香港中通社文章称,中共十八大召开前,一份调查显示,“反腐败”、“贫富分化严重”和“收入分配改革”成为公众关注问题的首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社会生态也发生巨变,“腐败”,“贫富分化严重”等成为居民焦虑的内涵并不意外。不少网民表示,建立怎样的机制,有效消除存在公众内心焦虑,响应民间的关切,应是中共十八大的命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