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17 05:27:45 阅读量:7896 作者:辰富
蔡英文擅长“发夹弯”报纸服务对象
民进党自今年1月赢得“大选”后,许多政见和政策发生180度大转变。当初“只为下一届、不为下一代”的做法,如今立场发生变化只能“急转弯”。综观民进党这些年来“为反而反”的做派,背后无不反映出其功利主义本质;而民进党失去的诚信,又该如何找回?
文章摘编如下:
据媒体报道,民进党自今年1月赢得“大选”后,“美猪”问题、陆客去台等政见和政策全都变了样,甚至来了个180度急转弯。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本也在意料之中,当初民进党很多做派,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只为下一届、不为下一代”,因而为了“下一届”不择手段。现在的问题是,民进党如何才能找回已经失去的诚信?
大家还记得,2012年4月马英九宣布将大幅调涨岛内油、电价格,对此绿营异口同声地公开表示反对,并借机大肆攻击马当局施政。蔡英文宣称,马当局应该扮演油电价格上涨的市场缓冲者的角色,但马当局上调的幅度比市场更凶猛,主要原因在于“马当局角色认知错误”,因此“涨价需要从长计议”。
同时,绿营强烈质疑“中油”、“台电”的经营体制,煽动民间社会的“反马”情绪,甚至策划上街静坐、游行等抗议活动。但最近台“经济部”依照“立法院”决议调降电价,准“政务委员”张景森立即批评国民党坚持在下台前要大幅调低电价,让蔡英文的环境与能源政策寸步难行。
民进党出现“政策急转向”远不止这些。其他诸如陆客去台及攸关食品安全的“美猪”、日本核灾区农产品解禁等议题上,都出现180度大转变。难怪蓝营“立委”批评民进党换了位子就换脑袋,如同“川剧变脸”,有人则讥讽准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最擅长的就是“发夹弯(180度的回头弯)”。
最有意思的是,两年前台“行政院”提出“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订定协议处理及监督条例”,但民进党团针对性提出带有“两国论”意涵的“台湾与中国缔结协议处理条例”,要求服贸协议不能自行生效,引爆“蓝绿”多次冲突。
但成为准执政党后,民进党先将条例名称改为没有“两国论”意涵的“两岸订定协议监督条例”,还一度纳入“自动生效”条款,最后在各方压力下修正为“逾期未完成,应由‘院会’议决”,并对已签署的协议采“逐条审议、全案表决”。看看民进党前后的天壤之别,真让人不由得心生感叹。
2012年1月,蔡英文曾在台北的冬雨中,声称“台湾不能没有反对声音、不能没有制衡力量”。纵观近4年民进党的表现,确实履行了自己的“承诺”,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民进党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制衡而制衡”。
因此,无论是“反服贸”还是“反核四(核电厂)”“反课纲”,尤其是“太阳花运动”,背后的操纵者其实都是民进党。这也使得“美牛入岛”、油电双涨、“核四公投”等议案费尽周折。
诚信尽失执政难
现在,民进党即将由在野党成为执政党,因而对许多问题的立场也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倘若民进党是真心诚意的拨乱反正,这倒未必不是好事。
综观民进党这些年来“为反而反”的做派,背后无不反映出其功利主义本质;目前对许多政策出现“急转弯”,说明民进党当初对问题的“黑白”是非常清楚的,只是为了搅局、为了反对而不惜颠倒黑白。试想,民进党执政后,岛内其他在野党也采取民进党的这种做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会出现怎样的局面?
蔡英文在胜选演讲中,称她也会尽快和岛内主要的政党来共商共事的机制,也希望借由这个共商的机制,能够经常就重大的政策交换意见,让台湾摆脱恶毒的旧政治。
其实,“为反对而反对”正是“恶毒的旧政治”的表现。民进党自己在野时采取恶毒的手法颠倒黑白,自己执政时要求摆脱“恶毒的旧政治”,其说服力何在?
最近有报道说,“蔡英文如今拼命从剧集和书籍中寻找执政灵感”报纸服务对象。对于缺少执政经验的蔡英文而言,临时抱抱佛脚,“从剧集和书籍中寻找执政灵感”,倒也似乎可以理解,说明蔡英文还知道自己的不足。但问题是,“执政的灵感”可以从书本或影视剧中寻找,但民进党失去的诚信,该如何找回呢?(苏虹)
此一架构即是中共十八大政治报告所说:“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此一架构亦可称作:“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的两岸政治架构。”
如今,日本许多学者喜欢谈1937年7月9日近卫内阁发表的“不扩大方针”报纸服务对象。似乎这项方针可以让近卫文麿逃脱发动侵华战争的责任。这些“公知”总是希望把天皇、首相一个一个地从战争责任中完全剔摘出来,最后把这场战争笼统地归结到“军部”身上,从而淡化侵略战争的罪恶。
全球都在救经济,随着降息竞争已接近零利率的水平,这意味着以货币政策作为刺激筹码的结束;而剩下的手段,无论政府对企业的财政纾困或汇率竞贬,在一定意义里都可算是某种保护主义的形式。这也显示,在2009年,保护主义的抬头已成了一种隐忧。
中俄两国都有进一步加强双边关系的客观需要: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西方经济不仅复苏无力,还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欧洲国家已经主动减轻对俄罗斯油气资源的依赖,寻找替代途径。
但是,从目前澳门大学的校园面积和设备等方面条件来说,要很好地承担这个任务,显然是是力不从心的。因此,扩大或迁建校园,就成了当务之急。在澳门本身已无适当的土地资源之下,将澳门大学迁到邻近的横琴岛,就是一个适当的做法。为此,澳门特区政府提出了这一请求。这本身就是执行《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中“粤澳合作开发横琴”的一个大胆设想。而且,由于实施“一国两制”的原因,澳门大学迁建到横琴,还将遇到关键而又复杂的法律管辖问题。
上一篇: 港媒:高尔夫禁令给内地赛马梦一个教训
下一篇: 外报:中国公务员薪资涨与不涨的标准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