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4 05:32:35 阅读量:270 作者:涆安
“安倍谈话”是否会使用中国、韩国这些国家特别强调和在意的“侵略”“殖民统治”“谢罪”等这些敏感的词语恐怕还不能肯定,因为“安倍谈话”的主要目的或者说重点并非是要强调历史,即继承过去首相的谈话精神word报纸排版标题。
中国方面计划大规模进行纪念word报纸排版标题。对此,日本新华侨报6日刊文称,日本必须对那场过去的战争做出回应。作为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也将在今年8月的某个时间发表一个谈话,以表示日本或者至少安倍本人对那场战争的看法以及表明日本将如何走出那场战争的阴影并开创未来。
文章摘编如下:
那么,“安倍谈话”会有哪些主要的内容呢?不言而喻,谈话的主动权掌握在安倍手中,他可以有各种选择,比如是否继承过去“村山谈话”和“小泉谈话”的内容和精神,以及多大程度上加以继承,或者是否会对其前任的谈话加以修改以至从根本上进行颠覆,是否会增加新的内容等等。
然而,不论怎么说,历史问题总是日本难以摆脱的一个阴影,不论强调与否,可能都会使安倍比较纠结,说得太重,他自己可能难以接受,说得太轻,中国、韩国或其他亚洲一些国家可能又不能接受,甚至还会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舆论的不满,反而会影响日本的国家形象。
因此,“安倍谈话”如何能够既满足自己以及日本国内大部分人的一种政治和感情需要,又能够让中国、韩国等国及其民众满意,将严重考验着安倍的政治智慧。其中,如何定义那场战争,对安倍来说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人们之所以担心安倍在这个问题上会不能让人满意,主要是因为他在2013年4月日本参议院答辩时曾经公开说,侵略定义在学术上乃至国际上尚无定论,而是取决于站在何种立场上来看待。为此,还曾引发舆论的一时指责。
其实,对于那场战争的性质国际社会及其舆论早有定论,不论安倍是否承认,都不会影响对那场战争的定性。也就是说,当时日本对中国和亚洲一些国家的战争明确就是侵略,尽管对于所谓“侵略”在国际法的定义,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由联合国给出了明确的表述。
在1946年5月至1948年11月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就是“东京“东京审判”为日本量身定做罪名不可改变审判”上,就早已经明确了侵略的定义,或者说这一概念当时就是为日本而量身定做,即明确宣布日本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及其后的一系列对外军事活动都是一种侵略行为。
所以,对于安倍来说,明确承认侵略并将其写入谈话中会有利于日本尽快走出历史的阴影,否则越是不承认或者不愿意说就越会被舆论揪住不放,这样其实对日本的国家形象会更不利。
总之,为日本国家利益计,“安倍谈话”应该明确承认殖民统治和侵略并对此要表示深刻反省。(梁云祥)
因而今天香港科学界提出发展“科技香港”,不仅要有宏大的愿景,也要有具体的实践,让科学的求真精神,告别那些功利的、反智的心态。香港不能只有崇拜金融的中环价值,而要有整合不同领域创意的多元化价值;在香港日趋亮丽的文化天空中,搜索最新的城市竞争力。(邱立本)
虽然直布罗陀争端在英国和西班牙两国激起不小波澜,但从官方的相互指责来看,基本没有脱离欧盟法律。欧盟委员会主席巴洛佐已介入调解,他与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在电话中讨论解决纷争的建议。英国首相卡梅伦提出派遣代表团与西班牙沟通,先缓解入境等待的问题。所有迹象都表明,谁都不想打,谁都不敢打,相信最终双方还是会寻求妥协。
中国教育部门为健全完善教师正常补充机制,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决定取消“代课教师”制度,这是一个关系农村、乡镇基础教育发展的正确决定,应该支持。而如何妥善处理代课教师问题至为重要,不能一刀切。
要纾减中产对教育的忧虑,除传闻中增加副学士衔接大学学额,更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如飞机工程、建造业等,关键是能列出收入前景、升迁前途,在传统升学途径外,让家长看到另一具发展前景的升学选择,既纾中产之忧,亦助解决香港正面对的技术专才不足问题。
在笔者看来,中国不仅要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保护,对钨等关乎本国命运的稀有金属资源也早就到了刻不容缓的保护地步了。众所周知,中国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以钨、铜、铀钍、钽铌和稀土为代表的有色金属,被誉为“五朵金花”。
拉美加勒比高峰会的成就,除了宣布要成立排除美国与加拿大的美洲组织外,另一件大事是宣布支持阿根廷与英国在马岛新争执中的立场,这可能避免了另一次的马岛战争。
蔡英文如今表达“心中之痛”,大大不同于陈水扁“执政”最后几年的民进党路线,也希望能代表蔡英文真正要走自己的路的决心。以往受深绿所绑架的民进党,在族群问题上的确伤害了很多同住在台湾土地上的人民;如今蔡英文这种心态调整总算表现出民进党也许已经从丧失自信的谷底慢慢攀爬出来,有向中间靠拢的信心。
时至今日,中共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战胜腐败,扩大民主,改革弊端,与时俱进,是90岁中共的新考验。(欧阳五)
因此,习近平提出的四点主张便更为重要:区内各国必须勇于变革创新,同心维护和平,着力推进合作和坚持开放包容。中国作为区内新兴大国,自要肩负更大的保障和平与发展责任:这是中国本身历史和国际的使命。(完)
香港虽然不是这股偷渡潮的目的地,但在过去几年,不断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越南及非洲国家的非法入境者涌入,他们刚抵港即以回国会受酷刑或不人道对待为由,提出免遣返申请,至今正审理的个案已逾万宗。
在笔者看来,中国不仅要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保护,对钨等关乎本国命运的稀有金属资源也早就到了刻不容缓的保护地步了。众所周知,中国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以钨、铜、铀钍、钽铌和稀土为代表的有色金属,被誉为“五朵金花”。
蔡英文如今表达“心中之痛”,大大不同于陈水扁“执政”最后几年的民进党路线,也希望能代表蔡英文真正要走自己的路的决心。以往受深绿所绑架的民进党,在族群问题上的确伤害了很多同住在台湾土地上的人民;如今蔡英文这种心态调整总算表现出民进党也许已经从丧失自信的谷底慢慢攀爬出来,有向中间靠拢的信心。
两会在公众头脑中定格的,不仅是代表委员“激烈炮轰”的姿态,更多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实质的公共民生议题上word报纸排版标题。如果各部委、各地方政府能将现下这种“两会效应”常态化,更及时、更果断回应社会诉求,则民众幸甚,国家幸甚。(王德军)
德国以全球闻名的优渥福利著称,可说是从“从摇篮到坟墓”都是由政府大揽。有不少德国民众忧心,长期而言,大批的难民移入是否影响政府的福利政策?但若从补足年轻劳动力来看,德国技职教育的成功有目共睹,难民在接受完整的语文及技职教育训练后,将可补充其技术劳工的缺口,而有助于德国的经济发展。在政治上,德国不仅可藉此巩固在欧盟的强势领导地位,亦能站稳全球强国之列。如同默克尔所言,破纪录的难民涌入德国,将会改变这个国家朝向正面发展;而欧洲若能团结一致,共同面对难民潮,无非也是好事。坦然言,无论从政治或经济角度视之,难民移入对德国而言应是利多于弊,但对其他欧洲国家就不见得有利。
去年民进党7月5日民进党十五届一次“全代会”,提出“全民调”和“党员投票和民调三七比”两组方案,争论颇为激烈。其中的提名恢复党员投票提案,被普遍认为这是要废除当初为蔡英文“量身订做”的“全民调”方式,并是一个为在基层中有群众基础的苏贞昌“量身订做”的提案,有利于苏贞昌,对蔡英文不利。
这次的选举结果事先已在预料之中,但确实让日本的邻国认识到他们最近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问题:日本政体高层的连续性。安倍看来确实能够保持这种连续性,而且安倍作为一个坚定的政治人物,不会轻言放弃。2006年,安倍成为战后日本最年轻的首相,虽然任期仅有12个月,但2012年再次当选首相。安倍现在的执政时间已有三年,而且相信还能够再执政四年。若果真如此,他会超过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或中曾根康弘,成为日本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首相。因此,无论他最后成功或失败,他都绝不会沦为走过场的领导人。不管大家喜欢他与否,他都值得被认真看待。